目前分類:Coachella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ogol Bordello

5:30

兩個花草團像人參果般的撫平周身毛孔讓我們極為放鬆,等到大編制的 Gogol Bordello 一上台,我和 Jeany 立刻受不了這 Gypsy Punk 樂音張牙舞爪的狂躁跑到前面擠在人群中,事後證明這個團實在太有魅力,絕對可以排進這次Coachella 現場前幾名。Gogol Bordello 的狂躁吉普賽龐克熱力四射喧鬧不已,沒有憂鬱的旋律線,卻是 Coachella 30 幾場表演中,"唯一"一個讓我看到熱淚盈眶的現場,我不知怎麼動筆寫他們,找不到言語形容那種藏在他們音樂中的搖滾基因是多麼的強烈,那種整個樂團裡的每個音樂家百分之百投入掀起的狂爆熱情,連最冷酷的冰山都可以融化。看到這裡的朋友們也請注意,Gogol Bordello 今年夏天在各大音樂祭(甚至日本)都有表演,請一定將他們排入你的「must see」必看名單,好現場親身體會搖滾樂的放縱與激情。

回到音樂本身。Gogol Bordello 的音樂字面上非常容易理解:吉普賽龐克。他們的音樂與打扮都帶著濃濃的民族風,大編制的團員共有 12 人之多,除了標準搖滾樂器外還加入小提琴、手風琴與大鼓。他們的現場就是一場停止不了的嘉年華會,音樂中釋放的高潮不斷讓人連停下來拍手的時間都沒有,看他們的表演,你可以感受到連跳舞的兩個辣妹都燃燒著自己的靈魂。而來自烏克蘭的主唱 Eugene Hützg 和小提琴手Sergey Ryabtsev 則是整個表演的兩大靈魂,主唱個人強烈的嬉皮風格席捲全場,而小提琴手和手風琴手則畫龍點睛的勾勒出讓人繳械的音符。他們創下 Coachella 當天天黑前人次最多的舞台紀錄,我只記得整個表演時我不斷的想「這才是音樂啊」。Gogol Bordello 先用熱情輕易的融化你,再用純然的、美好的歡樂旋律直擊你的內心,他們好似「樂士浮生錄」裡一輩子與音樂共存的古巴老樂手一樣,演繹出來的樂音是這麼的誠實乾淨,那些無聊的評論與分類在那個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你不想跟著感動都不行。









重點絕非Modonna,真的。@ 腰腿第一、文體第二。

Gogol Bordella Set List:

1. Ultimate
2. Not A Crime
3. I Would Never Be Young (Again)
4. Supertheory Of Supereverything
5. Wonderlust King
6. Mishto
7. 60 Revolutions
8. Start Wearing Purple
9. Baro Foro
10. Undestructable

Sean Penn / My Morning Jacket / Love and Rockets 6:45 / 7:00 / 7:30

燃燒系的 Gogol Bordella 結束之後日色漸晚,三天的 Coachella 也即將進入最高潮。來自德州的草根 My Morning Jacket 這時樸素的出場,但主舞台前卻己滿了人,等著欣賞 My Morning Jacket 一向受好評的表演,純樸紮實的演出好似為搖滾經典 Roger Waters 的做了一場沒有遺憾的暖場表演。

My Morning Jacket,我記得好像聽人形容過吧,他們就好像是個沒有心機的樂團,外表沒有絲毫修飾,做著自己喜歡的好聽音樂。他們也是以現場表演著名的團,Jim James一開唱我才發現我從來沒有覺得 One Big Holiday 有這麼好聽過,瞬間表演場地好似凍結,只有沉沉音樂繚繞迴盪,Jim 天然好嗓音配上紮實的音樂,不急躁不興奮也不熱鬧,卻循序漸進的帶給耳朵巨大的滿足感,直到一小時音樂結束還覺得自己好像置身夢境一般,後來回想起來,才覺得這是 Coachella 三天之內最最讓我懷念的一場表演,多少次讓樂迷心甘情願的追尋著、期盼著踏入表演場地的,其實不過是在追尋這樣令人心醉的一種表演境界嗎?My Morning Jacket 的表演成份就是如此的純然沒有雜質,若是要我為 Coachella 2008 除了 headliners 以外下一個代表標題,這個可愛的天團真是當之無愧。








My Morning Jacket - Evil Urges
@ 音速青春
My Morning Jacket - Sweatbees @ 音速青春
My Morning Jacket - The Tennessee Fire @ 音速青春

My Morning Jacket Set List:

1. One Big Holiday
2. Off The Record
3. I'm Amazed *
4. Evil Urges *
5. Wordless Chorus
6. Highly Suspicious *
7. Lay Low
8. Anytime
9. Gideon
10. Smokin From Shootin *
11. Touch Me I'm Going To Scream Pt. 2 *

* - new songs

Roger Waters / Dark Side of the Moon / Justice 8:30 / 11:00

很奇怪,看完了 My Morning Jacket 其實我的心裡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但是經典的 Roger Waters 還未出場呢。等待 Roger Waters 出場的過程是一種煎熬,數以千計的人們擠在舞台前只求一個好位置。其實 Roger Waters 一個人可以帶來的到底是什麼?只有樂迷知道,那種緬懷 Pink Floyd 的心情,只有在焦躁的人群中看著許許多多中年男子穿著 Pink Floyd T-Shirt 的執迷,才能夠稍稍明瞭。

三天的 Coachella 至此,除了身心無比的暢快以外,已經進入迷幻的狀態,到處都可以聞到奇特的大麻煙味,看到打扮類似嬉皮的人群。我擠在人群中覺得喘不過氣來,腦袋暈暈的,一直沒有辦法好好欣賞 Roger Waters 華麗的表演。不過,看著 Roger Waters 巨大的華麗的創意的收音機開場、天空飛翔的豬、精心編制的聲光效果與充滿意識型態的歌曲,是一種難忘至極的體驗,耳朵中聽到的音樂是精心製作的「表演秀」,沒有太多 Live 的震撼,但這場秀卻令人瞠目結舌至一種奇妙的境界,這已經脫離了現場演出的範疇,而進入了類似崇拜的緬懷儀式了。

我的腦海中懷念起 Live 8 時候,老老的 Pink Floyd reunion 那充滿味道的吉他與嗓音:只有 Roger Waters 和煙火是不能令我滿足的。比起 Roger Waters,我一向喜愛 David Gilmour 更多。很多時候當人說一個樂團代表的不只是音樂,還有太多什麼什麼意念思想的時候,我總會捫心自問:其實再怎麼有想法,沒有那些曾經開創性的音符,人們記憶所及,也不能再留下什麼了。

兩個多小時的 Dark Side of the Moon 就在幻覺中結束了。我沒有辦法記得什麼,只是那種強烈想念 Pink Floyd 的心情在胸中澎湃縈繞,結束後本來要感場的電音 Justice 也因為疲累作罷,美好的 Coachella 三天,還是應該讓 Roger Waters 來劃下句點的。

強力推薦閱讀搖滾青春 Coachella 2008 III.2: Roger Waters @ Jeany's Talk

這次去 Coachella 何其有幸有 Jeany 一同前往,身為搖滾新手卻文采俱佳的她為 Roger Waters 的這場表演做了鉅細靡遺的報導,看了真令人感動的不知如何是好。Roger Waters 的表演有這麼精彩,但無論無何我已經再也沒有如此的感動寫出如此的好文了,強力推薦各位閱讀!

其他推薦:

Pink Floyd @ darthvader

Roger Waters Set List:

1. In the Flesh
2. Mother
3. Set the Controls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
4.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1-3)
5. Have A Cigar
6. Wish You Were Here
7. Southampton Dock
8. The Fletcher Memorial Home
9. Perfect Sense (Parts 1 & 2)
10. Leaving Beirut
11. Sheep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2. Speak to Me
13. Breathe
14. On the Run
15. Time
16. 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17. Money
18. Us and Them
19. Any Colour You Like
20. Brain Damage
21. Eclipse

Encore:

22. 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23.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24. Vera
25. Bring the Boys Back Home
26. Comfortably Numb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 8:30 起床,比昨天提早半小時去排隊洗澡,果然稍稍減短一點排隊的時間,排隊的時候聽著身旁 Coachella 老手們聊天才知道昨夜有一群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的樂迷進行徹夜不眠的大遊行,怪不得昨晚咚咚咚的鼓聲與歡呼聲響個不停,不過真的一點都沒對睡眠造成影響耶。(果然是太累了)。另外,聽著老手們對前兩天表演樂團們的評價也十分有趣,Coachella goers 對音樂都相當有自己的看法,Camping 雖然辛苦但卻非常值得,這種「每天一睜開眼 party 就開始」的感覺非常有社群參與感,能夠沉浸在獨一無二的 Coachella 文化中,的確是樂迷參與音樂祭絕對不能錯過的體驗。

盥洗後,我們和前兩天一樣仍在中午左右進場。有鑑於前兩天實在耗盡了體力,今天我決定傚法許多攤在主舞台前棚子裡像條死魚的老手們,以最少的動作保持體力,我決定乖乖從頭到尾待在主舞台,放棄其他所有舞台的表演。事後證明,這真是比跑來跑去再進冷氣棚休息還節省體力的聰明做法:讓身體習慣高溫,也可以同時欣賞主舞台的演出,再把精力留給晚上的大團。尤其今晚有兩個半小時的 Roger Waters 呢,我可不希望到了全本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時,我沒有足夠的力氣尖叫歡呼呢。

Austin TV 1:00

主舞台的第一個團 Austin TV 是來自 Mexico、知名度不高的的拉丁後搖滾團。他們穿著奇怪的吊帶褲制服,戴著頭套詭異的上場,音樂卻清新中帶狂暴,和台灣後搖團甜梅號的味道非常相像。Austin TV 是我今天最大的驚喜之一,他們帶著西班牙文腔的口音講英文,音樂卻毫無拉丁風味,完全是純粹 Explosion in the Sky 或甜梅號的後搖風格。他們表示戴頭套有「外表顏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在」的涵義,表演也充滿能量,結束時他們還到台下發給前排觀眾一人一隻鼓棒,讓觀眾參與在他們的大爆炸之中。儘管官網有人覺得他們刻意的一些意識形態太過矯情,(我也不是很喜歡他們怪怪的裝束),卻無法否認他們的音樂確實是相當之好,Mexico 能孕育出這樣的後搖滾也相當令我訝異。他們也許不是 Mexico 最好的樂團,卻一定是個值得期待的有趣新團。





Wikipedia(英):Austin TV

Austin TV Set List:

1. Volo
2. El Secrecto
3. Les Choses
4. Flores
5. Marduk
6. Shiva
7. Rigo

The Cool Kids 2:00

Austin TV 之後我躺下來休息,不知不覺竟睡著了,恍惚中我聽見標準 Hip Hop 的 Rap 唱腔才知道 The Cool Kids 已經開始。「原來是 Hip Hop 團啊。」因為 Hip Hop 真的完全不是我的痛(tone),所以我興致缺缺的翻身繼續睡,睡醒後才發現錯過 Mojave Tent 的 Annuals 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好好的謹守今天的原則不亂跑,才有力氣撐到晚上啊。

Shout Out Louds 3:00

The Cool Kids 結束後我聽到錚錚然的好聽花草,於是爬起來專心聆聽。本來看團名以為 Shout Out Louds 是啥龐克團,沒想到卻是瑞典清新花草 Indie Rock 團,(嘆:北歐真是好團備出)。總之,Shout Out Louds 成軍在 2000 年初卻遲至 2005 才進軍美國,因此在美知名度不高。這也是個連視覺享受都非常「花草」的樂團:團員身穿白衣,頭戴花環,手拿鈴鼓等叮咚樂器搭配順耳的清新旋律。女鍵盤手/女主唱一派清麗脫俗,男主唱卻有把酷似 The Cure 主唱的嗓音,搭配他們的清新旋律聽起來相當有趣。許多北歐 Indie Rock 團都有音樂軟綿綿的特徵(不是我的痛 tone),但 Shout Out Louds 卻沒有這個問題,他們節奏明快,編曲紮實,現場的表現能輕易的讓人融入其中、隨之起舞,這也是個值得繼續期待的好樂團。



Wikipedia(英):Shout Out Louds
試聽 – Shout Out Louds @ 音速青春
瑞典的大聲叫樂團 @ 長角獨立號
獨立時代 @ 大不敬。Lese-Majesty。
3/8 The Stills、3/11 Shout Out Louds @ Brilliancy

Stars 4:15

Shout Out Louds 結束 Stars 上場,又是另一個花草團哪。Stars 雖然沒有戴花環,但是舞臺上十分花草的佈置了許多的鮮花,也是一派清麗的風格。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 Stars 是大編製樂團 Broken Social Scene 四五個樂團組成中的一員(嘆:加拿大也是好團備出呀),他們的音樂相對於 Broken Social Scene 來的更加清新,但現場男女雙主唱 Evan Cranley 和 Amy Millan 感覺起來比 Shout Out Louds 更加老練,樂器的種類也更豐富。我喜歡他們復古調的曲風和溫和謙讓的態度。悅耳流暢的曲子好似清風拂來一般的舒爽,Indie Rock 真是非常適合炎炎夏日聆聽的音樂。表演尾聲 Stars 以新專輯單曲 Take Me to the Riot 做結,儘管是新歌但紮實的表現也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其實,我一向覺得花草風的 Indie Rock 對我來說太清淡,過去聽到的台灣日本 Indie Rock 團總是音樂單調又太愛裝可愛,我一直都沒有很喜歡。但是這次來 Coachella 連續聽了兩個品質良好的北歐團與加拿大團,終於有機會走出過去對花草團的印象了。花草風格雖然討喜,但要成為獨當一面、走出自己風格的大團,卻也是不容易的事。不過,這兩個團都值得期待,我希望未來能再一次看到他們執著並可愛的身影。

Broken Social Scene @ MCB
Starts @ Liberty Times
Broken Social Scene @ 被烏鴉啄了
試聽 – Stars @ 音速青春

Broken Social Scene Live Part1 Part2 @ 音速青春

Stars Set List:

1. Elevator Love Letter
2. Soft Revolution
3. Window Bird
4. One More Night
5. Bitches in Tokyo
6. Set Yourself on Fire
7. Going Going Gone
8. Midnight Coward
9. What I'm Trying to Say
10. Ex-lover is Dead Lyrics
11. Take Me to the Riot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ince

10:45

Portishead 完美的結束,今天的 Headliner Prince 終於在眾所矚目下上場。今天的我非常努力的衝了一個早上,到現在已經筋疲力竭,再也沒有力氣擠進狂熱的人群中了,加上,Prince 也不是我期待中的「搖滾」,因此,我輕鬆的選了後方的一個好位置,好全程看完開開眼界。

其實,把 Prince 拿來歸類為「非搖滾」,並非正確的分類。(尤其是 Prince 還在 2002 年獲選進入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搖滾樂名人堂)。事實上,認識我的樂友都知道我一點都不喜歡分類,也很難解釋我腦袋瓜裡的奇怪定義,這大概可以用來解釋為何我無法對 Jeany 解釋「何為搖滾?」的問題吧。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例外,許多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樂團也是搖滾到不行。(例如 U2、REM 等族繁不及備載),但是,我想我可能已經過了那個會對純粹完美音樂感動的年紀了,感動我的音樂裡必定要有一些「額外的什麼」(something extra)來讓我起雞皮疙瘩才行,但我實在很難解釋那種「額外的什麼」是什麼,我只是很恰好,根據經驗法則,發現那些「額外的什麼」大多存在於某種比較動感的音樂(就是俗稱的搖滾樂?)而已,而這種一點都不理性的第六感告訴我,Prince 的氣味不大像是那其中之一,這種感覺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巴西樂友 R 曾問我「Are you excited about Prince?」「err…I don't know.」我不知道怎麼回答的聳聳肩,不過,我倒是從他眼裡看見「我明白了」的那種表情。

總之,爭論這種定義其實是非常無聊的事情,音樂總會自行發聲。不過,我想 Coachella 的觀眾群也有一部分是像我一樣有奇怪第六感的族群,(詳情可見官網上精采的辯論)。我相信 Prince 絕對會是一場 100 分的表演。事後證明 Prince 比我所預期的還要棒!(爆表!有 105 分吧)。我從來沒有看過比他更有天份、更有自信的樂手了。從他閃亮亮的「Coachella!I am here!」充滿能量的登台、他從頭到尾精心設計符合 Coachella goers 的 Set List(Santana、Beatles、Radiohead 的歌)、他帶來合作的絕佳樂手們(Morris Day、Sheila E.)充滿爆發力的好歌喉,以及他神乎奇技的吉他,都是讓人目不暇給的絢爛演出。這真是非常好看、完全值回票價的一場秀,很多橋段我都非常喜歡。不過,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我在看史詩級的 Prince 翻唱 Radiohead Creep 時只能大叫「給我真的 Radiohead 啊。」事實上,這首被稱作 Coachella cover song 的 Creep 翻唱 Prince 真是表演的極好,我無法想像 Creep 也能有這樣藍調的內涵與演繹,也很慶幸自己可以親耳聽到這個 Live 的版本,(事實上我喜愛到回來後重複聽的次數無法記數)。但,我想我也該死的在喜歡上搖滾樂的同時讓「額外的什麼」內化了,以至於無法太容易被感動。我只能慶幸我還在現場,沒有因為太多的主觀而喪失驚喜的能力。

官網上的一位樂友說的好:他條列了許多 Prince was amazing. 的中肯理由,其中「Prince put the best band money can buy.」我再同意不過。在現實裡金錢才是能實現「搖滾精神」烏托邦的重要工具,而平衡天平兩端從不容易。儘管我知道太過「商業化」的演出不會感動我,我知道我會一直在聆聽每一個現場的時候期待那些額外的什麼,但是,期許自己能保持純真開放的心繼續吸收新音樂,才是能一直享受音樂的不二途徑吧。





Desert Sun article about Prince @ Coachella official forum(英)
Great Debate about Prince's performance @ Coachella official forum(英)
Part 1 Part 2 Part 3

Prince Set List:

Morris Day - The Bird
Morris Day - Jungle Love
Sheila E. - Glamorous Life
Instrumental Jam - Soul Sacrifice (Santana Cover)

1. 1999
2. I Feel For You (Chaka Khan Cover)
3. Controversy
4. Housequake (Excerpt)
5. Little Red Corvette
6. Cream
7. You Got the Look
8. Shh
9. Another Lover Holden Your Head
10. Creep (Radiohead Cover)
11. 7
12. Come Together (Beatles Cover)
13. Purple Rain
14. Let's Go Crazy

聽完 Prince 回到帳篷我立刻呼呼大睡,Camping 營地內鑼鼓喧囂的遊行一點都沒有造成影響呢。我想,能夠沐浴在滿滿 12 小時的音樂裡,我已經去過了天堂。那些太過閃亮亮的青春,就留給實在太過青春的熱情樂迷,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回憶吧。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raftwerk

7:50

儘管我對電子音樂的瞭解很少,卻也耳聞 Kraftwerk 電子音樂教父的大名。三天的 Coachella 裡 Kraftwerk 是唯一在主舞台演出的電音團,由此可見他們傳奇性的地位。準備時舞台中央降下了一個巨大的螢幕,聽說 Kraftwerk 的表演以概念性著名,於是,擠在人群中的我興奮的期待著與大螢幕匹配的視覺效果與跳動樂音。

突然間燈光一亮,Kraftwerk 四人就著四部 laptop 上場了。儘管台下歡聲雷動,他們看起來還是跟四個假人一樣屹立不搖,根本就是德國冷硬派風格的極致啊。一首首旋律優美的電子樂曲和風格簡明並特立獨行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受到極大的震撼。台下觀眾著迷的著迷,搞不清楚狀況而四處張望的年輕人也很多。Kraftwerk 不是那種可以拿來跳舞的電子舞曲,他們捨棄搖滾樂器用電子儀器編製出來的旋律是一首一首的流行曲,概念上更像是拿來聆聽的搖滾樂曲。整個 Kraftwerk 的表演從 Man Machine、Numbers、Computerworld、Radioactivity 到 We Are The Robots 都呈現出一種極度強勢、人與機器的概念。這極度後現代化的表現令我膛目結舌,很久之後才發現 Kraftwerk 居然是三天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表演之一,現場的意識形態某種程度的衝擊到我欣賞旋律的能力,但回過神來才發現,這些旋律早就已經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了。也許,他們極簡的電音風格和現在枝繁葉茂的電音族譜比起來不夠華麗,但想到七八零年代吉他搖滾還方興未艾的時候,他們在沒有 laptop 的狀況下居然可以做出這樣的音樂與藝術呈現,就覺得不可思議,我目瞪口呆的來不及消化,一結束就急急趕場至 Mojave Tent 急著聆聽最後的 Animal Collective。









Kraftwerk Set List:

1. Kling Klang/Vocodor Intro
2. Man Machine
3. Planet of Visions
4. Numbers
5. Computerworld
6. Tour De France
7. Vitamin
8. Autobahn
9. Computer Love
10. Showroom Dummies
11. Radioactivity
12. Trans Europe Express
13. Metal on Metal
14. The Robots
15. Boing Boom Schak/Music Non Stop

KRAFTWERK 拉闊電子音樂 @ MCB
Kraftwerk / Minimum Maximum @ Never Understand
沒完沒了的電子詩篇 @ 劉偉民 City Magazine

Animal Collective 8:25

按照時間表 Kraftwerk 表演完後 Animal Collective 應該已經快結束才對,沒想到這個帳棚也有設定的問題,我們到了 Mojave Tent 之後居然還要多等 5 分鍾表演才開始,我不耐的頻頻看錶,有點後悔跑過來趕場而喪失等一下 Portishead 的好位置,因此也沒有辦法欣賞 Animal Collective 一開場時漂浮在空氣中的細碎節拍與太空音符。他們實驗性的拼貼錯置樂音也許值得一探究竟,但延遲的表演使得卡在大團中趕場的我終於喪失了研究的耐性,第一首Chocolate Girl 還沒聽完,就急急離開趕回主舞台了。

Animal Collective Nov.20 @ 音速青春

Portishead 9:15

一回到主舞台,Portishead 正好開始。不過舞台前方已經擠爆了,已經沒有辦法再回到原來的好位置,只能站在後方處看著大螢幕上仿製老電影的黑白雜訊現場,遠遠的欣賞無敵女主唱 Beth Gibbons 如泣如訴又充滿爆發力的嗓音了。

Portishead 是英國搖滾樂獨立於 Brit-Pop、Post-Rock外的另一個九零年代 Trip- Hop 傳奇,當年他們第一張專輯 Dummy 一口氣硬生生的撕裂了搖滾樂與主流市場的分野,空降般的成功是許多樂團終其一生都望其項背的境界。我與大多數認識 Portishead 的樂迷一樣,難忘於當年 Levis 拿來當廣告主題曲 Glory Box 詭譎迷離的樂音,卻從來沒有太深入的認識過他們。經典的 Trip-Hop 三巨頭 Massive Attack 也聽過一些,但這種「漂浮迷駭樂」從來不是我熱衷的曲風。直到 Coachella 前夕,我震天嘎響的聽著 Portishead 十年前在紐約 Roseland 的現場專輯,才瞭解到 Portishead 樂迷說的那種整個魂被勾走是怎麼回事。Beth Gibbons 絕對稱的上搖滾樂史上女神級的主唱,我無法想像她是怎麼用那懺動的聲線詮釋出一首首藍調吉他與慢鼓機電子拼貼起來的曲子,形成情感滿溢的獨樹一格樂風。Portishead 的音樂只要一上癮就會讓人重度著迷,好多個晚上我像是得了強迫症一樣重複聽著整張專輯,跟著 Beth Gibbons 一起不知漫遊到什麼樣的迷離境地。

沒有好位置,我非常可惜的無法在群眾中參予 Portishead 的魅力,我站在遠方聽著,但音樂中強大的疏離感仍然令我屏息。這是 Portishead 暌違十一年後第一場在美國的演出,Beth Gibbons 的聲音一點沒變,從頭到尾還是完美的令人吃驚,到最後我索性坐下來閉起眼睛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小 A 跟我一起坐著,我們手牽手,一起享受著空氣中瀰散著 Portishead 的難以形容樂音。





她的槍可以抵著我們到任何地方 - Portishead Live in London Brixton Academy, April 17 2008 @ London Calling
"I saw a savior, and a savior come my way" Portishead - Coachella Music And Arts Festival, Empire Polo Field; Indio, CA [4.26.08] @ Mystic Chords Or Memory
Portishead – Portishead by 袁智聰 原載於 音樂殖民地雙週刊 vol.76
Portishead – Dummy @ 過幾年如果仍舊單身,那我娶音樂為妻

Portishead Set List:

1 - Silence
2 - Mysterons
3 - The Rip
4 - Glory Box
5 - Wandering Star
6 - Machine Gun
7 - Over
8 - Sour Times
9 - Cowboys
10 - Threads
11 - Roads
12 - We Carry On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到天亮約莫九點,瞇著眼睛抱著換洗衣物就往沖澡車走去。昨天排隊時沒有等太久,沖澡車也相當乾淨,沒想到今天卻是大排長龍,一台車約莫 40 幾個女生等七間浴室,全身黏膩的我無法忍受沒有洗澡的不適,因此站在大太陽底下等了將近一個半小時。好在其實上午也沒什麼事,盥洗完約十一點,回到帳篷休息半晌就往會場走去。

進了會場胡亂吃了披薩解決中餐順便瀏覽的 set times,發現我的目標都在較小的 Gobi Tent 和 Mojave Tent,而 Jeany 沒有太多的偏好,所以我們決定分頭行動,稍後再在主舞台會合。

Yoav 1:00

下午一點,我選定了 Gobi Tent 的 Yoav 做為我今天的開場。之前曾在 Tori Amos 的現場看過 Yoav 的暖場,對 Yoav 令人屏息的表現印象深刻。Yoav 走一把吉他的民謠詩人路線,擁有一把類似 Jeff Buckley 或是 Ryan Adams 的好歌喉。Yoav 開場時很高興的說來 Coachella 很開心,等他唱完就揹起吉他加入大家的行列,引起一陣歡呼。而他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失望,半小時的表演時間像是清風拂過,台下觀眾都專心傾聽,他以 Beautiful Life 做結,台下報以熱烈掌聲。



The Teenagers 1:30

Yoav 結束後我放棄主舞台的 VHS or Beta 走到隔壁的 Mojave Tent 聽來自巴黎走復古 Post-Punk/New Wave 風的新團 The Teenagers。The Teenagers 團如其名,是個好玩好聽的青春無敵帥哥團,以一首惡搞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女主角 Scarlett Johansson 的「Starlett Johansson」受到廣大的關注。他們邀請觀眾上台一起玩主打 Homecoming,完全一整個青春洋溢。坦白說他們的成長空間仍大,但輕鬆詼諧的表現與音樂都稱的上佳作,復古 Post-Punk 類似 New Order 的鼓與吉他又是這麼的討喜,我心情愉悅的聽完他們,走到隔壁的冷氣帳篷稍作休息。



最新專輯介紹:
The Teenagers - Reality Check @ DJs.com.tw
We are The Teenagers! @ 敗絮其中
We are The Teenagers! @ 腦海中的BBC

Man Man 2:30

20 分鍾後我走回 Mojave Tent 聽 Man Man。來自費城的他們走歇斯底里的實驗惡搞風,穿著白色的上衣短褲在台上又敲又打,活像一群瘋子一樣。他們的音樂在 Wikipedia 被描述成 Manic Gypsy Jazz(狂躁吉普賽爵士樂?),但我覺得更像來過墾丁春吶好幾次的日本團 Mimie Chan(分類 Ska Punk?),這種相似真的很難歸類,記得好久以前聽 Mimie Chan 時對台上好幾個扭到露屁屁、就著一字排開小喇叭瘋狂起舞的老外印象深刻,而 Man Man 最後也拿起小喇叭來吹,根本就跟印象中的 Mimie Chan 如出一轍。他們的音樂無法用「悅耳好聽旋律」來形容,但生龍活虎的喧鬧能量也讓大帳篷裡盈滿了瘋狂的氣氛。據說他們曾在為 Modest Mouse 暖場的時候"偷走了"主表演的舞台,親臨現場我相信他們的確有這樣的實力。



120 Days / Minus The Bear 3:00 / 2:45

Man Man 快結束時我移動到隔壁 Gobi Tent 等挪威團 120 Days。沒想到 Gobi Tent 的器材似乎出了問題,整個表演延後了約 20 分鍾才開始。因此,我走回主舞台稍微看一下 Minus The Bear,嗯蠻好聽的 Indie Rock 團,不過我心繫 120 Days,所以沒過多久就又走回 Gobi Tent 等他們出場。

等到 120 Days 好不容易出場,我卻一直覺得開場曲聲音悶悶怪怪的,觀眾也是想跳舞卻嗨不起來,可能器材真的有問題吧。第二首狀況有稍微好一點,我才開始能欣賞這融合搖滾電子的「New Rock」音樂。整體來說,120 Days 的音樂在復古之外還有創新,加上主唱帶著 Joy Division 神經質風格的歇斯底里唱腔,應該是相當討喜才對,但我卻沒有 Pulp 之前看現場那種銷魂的感覺,反而懷念起在台灣時在 The Wall 看過的日本團 Boom Boom Satellite 那嗨到不行的場景。一樣是融合電子效果器與搖滾樂,蹦蹦衛星的悅耳更合我的味,但猜想現場器材的問題應該對 120 Days 的表現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120 Days Oct. 25 @ 音速青春
120 Days / 120 Days @ 邊度有音樂

MGMT 3:40

120 Days 還沒結束我趕場至隔壁想聽 MGMT,沒想到整個 Mojave Tent 居然爆炸了,連一個小空間都擠不進去,「這個來自 Brooklyn 紐約的新團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啊」。我隔著帳棚前緣聽了一首,隔音很好所以聽不出所以然,途中也有人從帳篷角落邊邊擠出來,想來是受不了帳篷裡的酷熱吧。無緣一見 MGMT,於是我走回主舞台。

Cold War Kids 4:00

回到主舞台,Cold War Kids 剛好開始。Cold War Kids 是非常優的加州 Indie Rock 新團,雖然只出過一張專輯,但很多首主打單曲都非常好聽,尤其是單曲 Hang Me Up To Dry 更是非常對我的味,曾上過英國榜,也獲得媒體的廣大關注。走回主舞台時其實我已經非常累,很想回到冷氣帳篷休息。但他們的音樂卻讓我不由自主的把他們聽完。Cold War Kids 現場非常之好,主唱有一把酷似 The White Strips/The Raconteurs 主唱 Jack White 的好嗓音,現場假音和充滿躍動感的吉他貝斯鼓齊飆真是相當好聽,樂團的主唱 Nathan Willett 和吉他手 Jonnie Russell 也身兼鋼琴手,因此他們的編曲裡除了復古的吉他噪音,也混入很多鋼琴的編曲,形成一種特殊且不同於其他鋼琴搖滾團的風格,這真是一個我會想再看現場並且充滿期待的好團。



Wikipedia 簡介(英):Cold War Kids
Cold War Kids - Robbers & Cowards @ 在馬桶上拉出一朵玫瑰花

Cold War Kids Set List:

1. Avalanche
2. I've Seen Enough
3. Mexican Dogs
4. Vacation
5. Passing the Hat/Outro
6. Every Man I Fall For
7. Hang Me Up to Dry
8. Occupation
9. Organ Song
10. Hospital Beds
11. St. John

Café Tacvba 5:15

看完 Cold War Kids 我體力終於不支耗盡,對從中午就進場的 camper 才說,近晚的團雖然越演越精采,但為了迎接夜晚的大咖團非得休息一下才行。於是我放棄拉丁搖滾團 Café Tacvba 回到冷氣帳篷休息,中間不甘心的出來聽了一首,終究還是放棄。休息了半小時左右按時出來吃晚餐,好迎接夜晚的來臨。

Death Cab For Cutie 6:30

晚餐後,Death Cab For Cutie 在夕陽下準時開唱。來自西岸華盛頓州的 Death Cab For Cutie 是獨立樂團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最佳典範。他們的音樂,用格友 mit 的「寫出來的歌很難不讓人喜歡」來形容再貼切不過。Set List 新舊歌交錯,其中,海德版主曾在討論串「適合追女生的曲子」中推薦的新單曲 I Will Possess Your Heart 也在演奏之列。現場,Death Cab For Cutie 恰如錄音版本的奏起了八分多長的 I Will Possess Your Heart,前四分半的迷幻樂音襯著夕陽的餘暉真是非常銷魂,聽著重複的迷幻吉他旋律時我不斷想起 Mogwai 曾說過的「一段好的旋律即使重複 10 分鍾還是好聽的」這句話。用來形容這首歌的前奏,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儘管 Death Cab For Cutie 一向都被詬病主唱聲音不夠力,但這次的現場我卻感受不到這個缺點,從頭到尾都非常享受。現場親聆,我認為主唱 Ben Gibbard 的嗓音仍是相當有魅力,整個表演就如同「一線大團」的稱號那樣恰如其分,天色漸晚,Death Cab For Cutie 為接下來的重頭戲做了最佳的開場。



Death Cab For Cutie 非池中物 @ MCB
Death Cab For Cutie - I Will Possess Your Heart @ 大蘋果的蘋果樹
Death Cab For Cutie - I Will Possess Your Heart @ Hydeless
Death Cab For Cutie @ 被烏鴉啄了

Death Cab For Cutie Set List:

1. Bixby Canyon Bridge
2. The New Year
3. Why You'd Want to Live Here
4. Photobooth
5. The Remainder
6. Grapevine Fires
7. Soul Meets Body
8. I Will Possess Your Heart
9. Your Heart is an Empty Room
10. We Laugh Indoors
11. Sound of Settling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Verve

9:00

The Raconteurs 結束後約還有半小時 setup 時間,但觀眾卻紛紛向前擠,今天的重頭戲來啦,我們也趕忙向前在欄杆前搶了個視野良好的位置,剛剛好在舞台正中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興奮的味道,The Verve,你們實在是讓我等了太久了啊。

九點一到,The Verve 準時出場,主唱 Richard Ashcroft 不復往日的長髮 John Lennon 形象剪了個超級短髮。尖叫聲此起彼落。至此我已經完全的迷妹化,興奮到無法自己,這次來 Coachella 完完全全就是為了看他們哪。說 The Verve 是我最喜歡的英搖團真是一點也不為過,不管是 Paul Salisbury 的迷幻鼓點、Simon Jones 的復古貝斯、Nick McCabe 帶有巨大空間感的吉他,還有 Richard Ashcroft 漂浮懾人的犯規嗓音,我全都好喜歡,他們的所有專輯和 Bittersweet Symphony 不知陪我度過多少迷惘的歲月,也因此我完全無法接受解散後單飛的 Richard Ashcroft。在我的心目中,沒有那些迷幻編曲,The Verve 就再也不存在了,能夠親眼看到重組後的 The Verve,更是作夢裡才會發生的事,而此時的我正是在夢裡啊。Richard Ashcroft 一聲「This is a new day.」,開場曲 This Is Music 於焉開始!

等開場曲結束,小 A 小聲的對我說,一開始的鼓和貝斯有點沒搭好哪,但是誰在乎呢?大家都已經等太久了,現場的音場極為震撼,The Verve 招牌的迷幻音牆嗡嗡嗡的從四面八方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我早就已經不知身在何方了,只記得除了新歌以外,每首曲子我都跟著用力的、搖頭晃腦的大聲唱,時而閉上眼睛,完全陶醉在巨大的迷幻噪音與不可思議的幸福感當中。從 Lucky Man 到 Bittersweet Symphony,我早已聲嘶力竭,Richard Ashcroft 在台上抽菸的模樣是那麼的頹靡,他的存在感如黑洞般巨大,但我轉頭看著吉他手 Nick McCabe 低頭刷弦的投入身影,眼眶卻不禁濕熱起來,我想起他們數度的分合,像是兩位不世出的奇才無法同存於世卻又不能沒有彼此?這所有的一切,浮游迷離又鋒銳的樂音,才是千千萬萬樂迷們,魂牽夢縈的 The Verve 啊。

最後,The Verve 以新曲 Love Is Noise 做結。在中間表演新曲 Sit and Wonder 的時候 Richard 說:「We're going to play a new song. Most bands when they reform don't make new music, but that's all this band's about, so we made some new music.」(我們接下來要表演一首新歌,大部分的樂團重組後並不做新作品,但是這(新音樂)正是這個樂團的目的,所以我們做了一些新音樂)。這是 The Verve 的宣告,好似帶我們回到 Brit-pop 的黃金時期。兩首新曲都非常的優,他們承襲了 Urban Hymns 自溺且動聽的迷離旋律性噪音,也顯示出 The Verve 依舊豐沛的創作能量。

終於,The Verve 在瘋狂如雷的掌聲中結束了今晚的表演,我多麼希望這一小時又十多分鐘的美夢可以繼續下去,但,我已何其有幸能和他們共同沐浴在 Coachella 的星空下,親眼看到他們全部,耳聆閃閃動人星光,我滿足著也微笑著,我的 Coachella 之旅,再也沒有任何遺憾了。







延伸閱讀:

Richard Ashcroft(The Verve)Mar.29 @ 音速青春
形貌已矣,神韻不滅─記再度宣告解散的 The Verve by KC

The Verve Set List:

1. This Is Music
2. Space and Time
3. Sonnet
4. Life’s An Ocean
5. Weeping Willow
6. Sit and Wonder (New Song)
7. Rolling People
8. The Drugs Don’t Work
9. Lucky Man
10. Bittersweet Symphony
11. Love Is Noise (New Song)

Jack Johnson 10:45

儘管 The Verve 對我才是重點,但隨後的 Jack Johnson 才是今晚真正的 Headliner。早在 lineup 與海報公佈的時候官網論壇就一片撻伐聲浪,似乎沒有人相信這位來自夏威夷的衝浪民謠手有辦法成為這偉大舞台的主角。我想,主辦單位 Golden Voice 大概怕大家興奮的昏倒吧。(夢之聲:若是 The Verve 後面接 Radiohead 或 MBV 我真的會昏倒啊。)聽了幾首後我不得不同意 Jack Johnson 的確沒有當 headliner 的本事,他的音樂其實相當悅耳動聽,但聽起來都相當類似,民謠吉他放在夏夜晚風裡做結尾似乎恰如其分,但卻太過溫和以至於少了重頭戲的興奮感。於是小 A 跑去聽電音的壓軸團 Fatboy Slim,我則在 The Verve 獲得極大的滿足後欣賞了 Jack Johnson 三十多分鐘後,就決定提前回去休息了。

回到帳篷後來不及咀嚼今天的豐盛,我累的躺下來不到三秒就立刻睡著了。Coachella 這種大型音樂祭裡滿到爆炸的音樂存在感(倒),我終於結實的體會到了。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ampire Weekend/Tegan and Sara

5:45 / 6:15

休息過後我們回到同在戶外的 Outdoor Theatre 舞台欣賞 Vampire Weekend 的表演。坦白說,我對他們爆紅的同名專輯並沒有太高的評價,但看過 Pulp 的專文推薦後讓我一直對他們非常好奇,沒想到,這卻是今天最令我失望的表演,大舞台前擠滿了對他們有興趣的人,但現場的器樂單調,卻一點都嗨不起來,音樂也一點都不好聽,失望的人群紛紛走散,這個團到底在紅個什麼鬼啊。我強烈質疑他們身為紐約團的特權,就算拋開各種爭議的話題回歸音樂本身,也無法同意這是個有資格爆紅的團,官網論壇上許多人也給他們 underwhelming 的評價,比他們好的校園獨立團應該到處都是吧。



受不了 Vampire Weekend,我們也跟著放棄了 Tegan and Sara 前去 Food Court 吃飯。Tegan and Sara 是加拿大雙人女子 Lesbian 團體,雙雙拿著木吉他唱著生活化的曲風,乍看之下像是兩個黃小楨一樣。我們坐在 Food Court 遠遠的聽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之後看官網的評價,他們似乎太緊張,表現差強人意。

The National 6:55

吃完晚餐之後天色漸暗,我們走到 Outdoor Theatre 欣賞 The National。努力經營數年 The National 專輯在獨立搖滾界評價既高,對他們有興趣的樂迷也多了,舞台到處都擠滿了人。他們的音樂乍聽之下挺像 Interpol,屬於比較低調冷冽的風格,但主唱渾厚低沉的聲線和貝斯的低音線混在一起卻相當另類。The National 真的不是那種譁眾取寵的樂團,但現場演出卻聽的出紮實的功力,他們的風格在樂風百家爭鳴的音樂祭裡很難讓人嗨翻天,表演時間也不夠長,我認為他們更適合在獨立的室內場地裡讓人好好聆賞。





延伸閱讀:

The National – Boxer
試聽 – The National

The Raconteurs 7:30

儘管 The National 還沒結束我們還是回到主舞台等候 The Raconteurs 的開始,同時電音名團 Aphex Twin 也在 Sahara Tent 演出。考量到必須為下一場的 The Verve 佔個好位置,我決定放棄移動到 Aphex Twin 而專注聽完 The Raconteurs 全場。事後證明 The Raconteurs 真的是很讚,爆發力十足的現場和中規中矩的專輯聽起來完全是兩回事,Jack White 真是天才哪,不僅把玩各種樂器,連玩單曲 Steady As She Goes 都放入很多即興的橋段,聽起來是一整個過癮。我喜愛 The Raconteurs 的音樂更甚於他的另一個團 The White Strips(該說是 Meg White 跟 Jack White 差太多了嗎?),他們整整表演了一個多小時,才在震天的歡呼聲中下台。





The Raconteurs Set List:

1. Consoler Of The Lonely
2. Hold Up
3. You Don’t Understand Me
4. Top Yourself
5. Old Enough
6. Blue Veins
7. Level
8. Attention
9. Many Shades Of Black
10. Salute Your Solution
11. Steady, As She Goes
12. Rich Kid Blues
13. Carolina Drama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早被熾熱的朝陽曬醒,瞄瞄手錶約莫九點鐘左右。據老手經驗談:「在毫無遮蔽物的沙漠中露營,沒有準備 canopy 的話大約早上七點就會熱醒,多準備 canopy 就能多睡一兩個小時。」很好,我們做的 canopy 防曬措施顯然有發揮效用。爬出帳篷後發現四周都是躲在小帳篷陰影下繼續補眠的人群,我們睡眼惺忪的前去盥洗,回來後繼續研究怎麼用野餐布與洗衣夾製造出更多的陰影。表演開始前華氏 100 度的太陽就毒辣的讓人發暈,為了體驗更多的音樂一定要小心的儲備體力才行。

中午 12 點我們蹣跚走入會場,Camping 的觀眾有緊鄰表演場地的入口,一進去馬上看到超大型的主舞台,再沒幾步路就發現了一個 KROQ 的冷氣帳篷。我們立刻進去攤平在沙發上,稍作休息研究 set times,等待第一個團的來臨。

Rogue Wave 1:30

一點半我們信步走到主舞台,以 Rogue Wave 作為三天的開場。主唱「Hello! Coachella!」的招呼立刻引來全場的歡呼。這是個很好聽的加州 Indie Rock 花草團,歌曲旋律美麗,主唱聲音清新,各種樂器功力紮實而和諧,非常適合作為三天的開場。Jeany 很開心的說,這也是搖滾嗎?我點頭微笑。我們開心的隨著音樂搖擺,然後膛目結舌的看著樂團以非常嗨的雙鼓和三人鼓(主唱加入一起打鼓)做結。回家後才發現原來我兩年前就已經在 Rochester 看過他們的表演,當時就已覺得此團表現不俗,這次看他們顯然功力更上一層樓,已有撐起大舞台的架勢。之後看官網,許多人認為他們被低估太多,我再同意不過了。



John Butler Trio 2:30

之後,澳洲草根藍調團 John Butler Trio 上場。他們在美國不甚知名,一開始還在入口處發著傳單,但等他們一開始後卻馬上吸引全場的目光,天啊這是個超帥又超強的團哪,主唱兼吉他手 John Butler 不可思議的「一把吉他」讓全場陷入瘋狂,這真是我看過最棒的「一把吉他」現場之一了。鼓手也非常有魅力,他們也像 Rogue Wave 一樣以超嗨的雙鼓與三人鼓做結,好聽到我兩手都是雞皮疙瘩。表演結束後我不斷在其他地方聽到人們談論這場表演,不少人都表示這是星期五當天最佳的驚喜之一,拿過澳洲白金暢銷唱片的 John Butler Trio 完全是實質名歸。

推薦!表演剪輯


推薦!令人起雞皮疙瘩的一把吉他 solo


Black Kids 3:25

接著,我們轉戰 Mojave Tent 聽版友 urbanwell 大力推薦來自 Florida 的 Black Kids。Black Kids 是由網路 bloggers 推薦發跡,目前只有一首無敵單曲的新團。剛聽完美妙無比的 John Butler Trio,Jeany 表示不是很欣賞 Black Kids 主唱的聲音。不過,這種嘶吼的怪腔對英搖迷一向都不是問題,我和小 A 都覺得音樂其實相當不錯。但他們也有新團好曲子太少的通病,現場的功力當然也有待時間的磨練,我們聽完了火紅單曲 I am not gonna teach your boyfriend how to dance with you. 之後,信步走回主舞台繼續下一個表演。



Slightly Stoopid 3:45

回到主舞台,Slightly Stoopid 只剩下約十多分鐘。這個來自 San Diego 的團走輕快的 Ska-punk 和一點點的 Reggae 曲風,原先我還蠻期待的,不過音樂祭總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再加上已在高溫下聽了三個多小時音樂,我們於是決定一邊聽一邊走回冷氣帳篷休息。事後看官網的評價,Slightly Stoopid 似乎表現恰如其分而已,沒有太多驚人的表現,錯過他們並不太可惜。

The Breeders 5:00

難抗冷氣帳篷的魅力,整個 The Breeders 的表演我們都像死魚般攤在沙發上休息。為了晚上的 The Verve 我不得不犧牲傳奇 4AD 樂隊The Pixies貝斯手Kim Deal與 Throwing Muses 吉他手 Tanya Donelly 領軍的 The Breeders,中間我還強打精神不甘心的出帳篷去聽了幾首,但心中很清楚獨立暴女搖滾終究不是我的痛(tone)。回帳篷後看到小 A 和 Jeany 早就睡死在沙發上,心想這樣也好,約半個小時的養精蓄銳應該足夠我們充飽電,迎接天黑之後的精采表演。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achella camping

出了 LA 機場,迎面而來的是亮晃晃的加州陽光,還有來接機的 Jeany 親切的微笑。兩週來我緊鑼密鼓的惡補著 lineup 上出現的樂團,仔細的閱讀著論壇上老手的 Coachella Survival Kits 好嚴陣以待華氏 100 度以上的高溫。

終於我們來了。到附近的 Mall 吃了點速食、備齊了飲水等民生物資,我們沿途笑笑鬧鬧的往沙漠中的 Indio 奔去。同行的 Jeany 是個不可思議的冒險者,連 Pink Floyd 都不認識的她在我的邀約下居然願意獻出她的「搖滾」第一次。但在我們眼中沒有比拿 Coachella 來入門搖滾樂更幸福的事情了。看她聽著 The Verve 的英搖國歌 Bittersweet Symphony 一起搖頭晃腦的說好聽,我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所有擔心都拋到九霄雲外。我們就在近晚時刻風塵僕僕的抵達會場 Empire Polo Field 旁的露營場地。

一停好車,我們立刻將行囊搬到露營草地上。我們分工合作,由小 A 負責搞定兩個帳棚和一個遮陽棚(canopy),我和 Jeany 繼續搬運水和食物,折騰了老半天,未來四個晚上的安身之處總算大功告成。Camping 的大草地上有雷射光束伴著 Pink Floyd 的迷幻聲響四射,到處都是興奮著尖叫「Coachella!」與跟著 Pink Floyd 哼唱「Breathe」的人群,儘管沙漠中晚風冷冽,我們也感染了嘉年華會的歡樂情緒。準備就緒隨即進入夢鄉,為接下來三整天的音樂盛會養精蓄銳。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achella_feature

午夜 12 點,我們坐在 LA 機場等著一小時後飛往 Atlanta 的飛機,官僚的機場櫃台因我們比標準通關時間 45 分鐘遲兩分鐘而延後我們的班機,為此,我們必須多花五個鐘頭,包含轉機整整 15 個小時才能回到位在東岸 Rochester 的家。我們席地而坐閉目養神,臉上隱隱傳來曬後脫皮的刺痛。我們極度疲累但極度滿足,身著 Coachella T-shirt,途中許多人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彷彿一種神祕的連結,彼此心意相通。我們點頭,互相交換著意味深長的微笑。

我想起 Jeany 一開始問我的「搖滾樂是什麼?」(註一)而陷入沉思的狀態。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陷入過去三天的瘋狂回憶裡,我想,我從來沒有辦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15 個小時後我回到家,迫不及待打開電腦連上官網論壇,Youtube 上早有熱心樂友上傳的各種珍貴回憶,當 My Morning Jacket 的 開場曲 One Big Holiday 的吉他聲傳來,Jim James 搖頭晃腦的影像再一次映入眼簾的時候,我的眼淚突然間掉了下來(註二)。



經過了三天 Coachella 的魅惑與震撼,我想,那種胸腔中滿溢的狂喜與滿足,那種四面八方聲響帶來的無以名狀感動,沒有言語能夠述說。我深吸一口氣,「搖滾樂」的定義不言可喻,而我,何其有幸能夠身處其中。


註一:搖滾樂是什麼?這真是個大哉問。一般來說,較少接觸歐美音樂的台灣朋友提到搖滾,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 Bon Jovi 那樣的帥哥動感團或是 Guns’N’Roses 等有點金屬樂風的嘶吼唱腔團。他們並非不是搖滾,只是搖滾包含的種類實在遠遠超過這些類別,很難一言以蔽之。有興趣深究的朋友推薦閱讀以下連結,不需買什麼書,網路上的資源其實就足夠入門,以跨入這浩瀚的音樂領域了。

All Music Guide – Rock

推薦閱讀,只要稍微瞄一下這些恐怖的分類,就知道搖滾涵蓋甚廣,也許是中文資源不夠完整,不然每個人一定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音樂類別喔。

註二:My Morning Jacket 是我心目中最能代表「搖滾」的團,他們並非史詩,卻搖滾的恰到好處、毫無心機,現場比專輯實在精采太多了,這麼可愛的團,看過絕對不可能不愛上啊,後面 Day 3 也會有介紹。

cloud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